欢迎您来实习就业网

手机APP
当前位置 首页 > 职场薪闻 > 就业指导 > 行业观察 > 江淮赤子心 奋斗长三角路——安徽农民工群体以红色传承书写新时代答卷
江淮赤子心 奋斗长三角路——安徽农民工群体以红色传承书写新时代答卷
作者:实习生 时间:2025/7/1 阅读:17次

实习就业网(shsxjy.com)在建党104周年之际,一场跨越时空的红色追寻在黄浦江畔启幕。安徽驻沪农民工群体以脚步丈量初心,用汗水浇筑担当,在中共一大会址前许下"离乡不离党,奋斗守初心"的铮铮誓言,谱写出新时代农民工党员的精神图谱。


一、红色基因永续:流动党支部织就"精神坐标系"


作为长三角建设的生力军,1787万安徽农民工中有半数扎根沪苏浙。面对庞大流动群体,安徽创新构建"红色堡垒"体系,在长三角设立200余个服务站与流动党支部,形成"产业链延伸到哪里,组织触角就覆盖到哪里"的党建新格局。


宣城市驻上海农民工服务站正是这面旗帜的生动注脚。自2022年成立以来,该站化身3000余名皖籍游子的"暖心港湾",为他们的工作、子女上学、劳务维权提供了咨询服务,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。"我们既要当好老乡的娘家人,更要做好党的传声筒。"流动党支部书记刘明慧抚摸着胸前的党徽,目光坚定。在这里,党建阵地化身政策解读站、技能加油站、权益维护站,让流动党员找到组织归属,让务工群众感受党的温暖。


二、长三角筑梦记:江淮儿女铸就"发展丰碑"


从黄浦江到秦淮河,安徽农民工用双手托起长三角的繁荣图景:上海每6度电就有1度源自安徽工匠的坚守,苏州虎丘80%婚纱产业烙印着丁集人的创业基因,建筑工地上"徽匠状元"谢双磊独创的"五步镶贴法"将施工效率提升40%,全国劳模梅志平从泥瓦匠成长为工程师的传奇仍在续写……


在能源保障主战场,淮南40万电力建设者以技术创新为长三角制造业筑基;在产业转型最前沿,蒙城企业家苗润财返乡投资的真空科技产业园年产值突破6900万元;在技能提升赛道上,800余名技术能手从谢双磊技能大师工作室走向长三角建筑行业……这些奋斗剪影,勾勒出安徽农民工"干一行精一行"的职业精神,见证着他们从"建设者"到"受益者"的身份嬗变。


三、服务升级进行时:立体网络构建"发展共同体"


安徽省驻沪农民工服务站群以"三心工程"织密服务网络:开展"点对点"包车返乡行动,举办"春风行动"招聘会,累计促成1.3万人次就业意向;宣城驻沪服务站打造的"安徽农民工服务网"集成法律援助、政策咨询等功能,成为务工群体的"掌上顾问";百度智能体"农民工服务"平台运用AI技术,实现权益维护"指尖办"。


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,沪苏浙皖四地共建劳务协作联盟,通过"千企百场校园行""创新创业千百行动"等载体,推动劳动力资源精准配置。"我们要让农民工既能安得下家,更能扎得下根。"安徽省人社厅农民工处负责人道出服务升级的深层逻辑。


四、薪火相传向未来:红色基因赋能"双循环"发展


站在《伟大的开端》展览前,流动党员倪凯凝视着泛黄的《新青年》杂志,思绪穿越百年:"先辈们用热血点燃革命火种,我们当以奋斗续写时代华章。"这场精神洗礼催生务实行动:20余名党员提交的"金点子"直指长三角产业协作痛点,智能工厂建设蓝图正从黄浦江畔向江淮大地延伸。


从江淮粮仓到产业高地,从建筑工地到创新前沿,安徽农民工群体正以"双向奔赴"的姿态融入国家战略。他们既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设者,更是发展红利的共享者。这场红色之旅,既是向历史深情的回望,更是向未来庄严的宣誓——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,江淮儿女将继续以奋斗者之姿,在长三角热土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"劳动者之歌"。


来源:原创
热门推荐